:::

新藥契機!榮陽團隊破解惡性腦瘤 局部注射可縮腫瘤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  

NOWnews 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罹患惡性腦瘤,從診斷到手術後,患者平均存活僅能撐一年,但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研究團隊,耗時近8年,找出具有調控腦腫瘤自我更新與增殖能力的關鍵微小核糖核酸「miR142-3p」,若含量變低,腦瘤就易復發、惡化,但只要局部注射補回去就可抑制腫瘤,初步動物實驗證實,腫瘤可縮小一半甚至完全停止生長。

國內外的名人,不少都因腦瘤過世,包括前教育部長林清江、前中信創辦人辜濂松等,而前美國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,甚至發現腦瘤才不過半年,就不敵病魔。

陽明大學藥理所與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研究團隊今(13)天召開記者會,發表這項重大發現,已申請人體臨床實驗,只要有藥廠願意加入,未來可望開發成新藥,成為治療惡性腦瘤的新契機。

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邱士華表示,研究團隊從2007年就投入,為了在目前已知的1000多個影響癌症發生、復發以及抗藥性甚鉅的微小核糖核酸當中,找出治療效果最好者,前後一共花了2年時間,逐一篩檢,才在惡性神經膠質腦瘤中分離、培養出miR142-3p。

研究團隊發現,在腦瘤復發或手術預後非常不好的患者身上,miR142-3p的表現量都明顯變低,因此,只要局部把miR142-3p注射到腦部,就能抑制腫瘤的生長。

邱士華說,研究團隊隨即利用免疫缺陷鼠進行動物實驗,上百隻腦瘤小鼠注射之後,腫瘤平均縮小一半至3分之2,反應更好的,腫瘤還一口氣縮小10倍以上,甚至完全停止生長。

由於miR142-3p極容易被人體代謝,注射的分量拿捏格外重要,打太少沒有效果,打太多又可能對正常細胞造成副作用,研究團隊還開發出具專利的PU-PEI載體,可以將miR142-3p直接運送到腦腫瘤幹細胞中,有效抑制腫瘤,即使是手術無法清除乾淨的棘手腫瘤,也可在術後局部注射。

邱士華強調,目前應用miR142-3p的治療技術已申請人體臨床實驗,也希望吸引到藥廠加入,共同開發新藥,不久就可直接加惠於癌症病患和自體免疫疾病患者;這項研究成果也已刊登於國際頂尖知名醫學雜誌「Molecular Cell」上。